很多有翻译需求的朋友,面对经常合作的翻译公司的报价时,没能走出翻译询价的死角,结果造成非常被动,不但没有拿到更低的价格,反而因为自己的操作,失去了长期合作建立起来的信任,失去了特权而不自知。
从翻译公司的角度来看,新老客户通常都是微信向翻译公司询价,然后付款成交。但是,因为目前的翻译价格内卷到极致,很多客户志在压榨掉翻译公司后一滴水分,但是这是商务的大忌,对于老客户翻译公司通常都会直接给你最优惠价格,以便省去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的过程,这本身就是降低翻译成本的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方式 (当然不排除宰熟的翻译公司,但这样的翻译公司都不是正经翻译机构吧),并且不考虑其他的加急因素,这些正常都不是头次成交所能规避的,但是回头客上门,翻译公司都不会反复再表白这些,因为这些属于蜜月期彼此试探、安抚,老夫老妻都不需要了。
给你报价了,你不回信息,不置可否,下次,一定会考虑到此前没考虑的因素,价格必定较此前上扬。如果给你拉黑了,倒是直率的翻译公司,怕就怕你失去了信任的权重而不自知,还声称,我要货比三家,在你这样说的时候,就辜负一直为你优先翻译,低价翻译的人情帐。
情绪价值都不提供的客户,失去vip也是必然的吧。
所以,对于一个翻译公司而言,每天处理大量的稿件,特别对于一些建立了标准模板的证件类翻译而言,翻译本身的成本控制的比较低,但是如果因为絮絮叨叨的翻译北询价,就会得不偿失,也会果断删掉这样的地址客户,这些正是让翻译公司焦虑的元素,避开这些因素,才能走出向翻译公司询价的死角。